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0篇
  免费   950篇
  国内免费   907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3579篇
海洋学   360篇
天文学   2278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5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吉林中部石炭系出露较全,具有独特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在吉林晚古生代褶皱带演化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吉中石炭系划分为6个岩石建造,每一建造各具特征,并以岩石建造为手段,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认为该区石灰纪是在弧后一大陆边缘基础上形成的裂谷一拗陷带的构造环境,具有由先期裂谷发展阶段转变为末期拗陷带的演化过程,从而表明该区石炭纪为一拉张的构造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92.
海阳所堆积辉长岩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在橄长岩和橄榄辉长岩中发育有典型的变质反应结构:主要为橄榄石与斜长石之间形成由斜方辉石、尖晶石、角闪石和石榴石等矿物组成的多期次次变边,并有三个不同世代变质矿物,早期Cpx+Opx+Spl,中期Amp,晚期Grt;期次是钛铁矿与斜长石之间形成石榴石次变边,相对比较简单,只有一个世代变质矿物,为Grt+Amp+Rut或Grt+Rut岩中石榴石是通过斜长石与角闪石或斜长石与钛铁矿之间的变质反应形成的,虽为峰值变质作用的产物,但变质反应的期次及类型不同导致了所形成石榴石的温度和压力有所不同。堆积辉长岩形成演化的温压计算表明,堆积辉长岩在经过近等压降温的岩浆作用之后的变质作用早期,仍为近等压降温,而晚期则表现为近等温升压。这一特殊的P-T演化可能反映了堆积辉长冷侵位与深俯冲特征。  相似文献   
993.
冯金顺 《江苏地质》2001,25(4):223-227
根据金坛地区第四纪地层剖面,对下蜀组和Ge湖组(上段)地层层序、沉积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下蜀组与Ge湖组(上段)是不同期、不同相的产物,在平原区与丘陵山区的交接地带,Ge湖组(上段)超覆于下蜀组之上。  相似文献   
994.
碎石桩法与强夯法联合工艺处理软土地基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碎石桩法与强夯法结合处理软土地基工艺的机理作一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就实际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曲石湾滑坡体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滑坡的形成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际资料,分析曲石湾滑坡体的形成机理,有针对性的提出曲石湾滑坡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热水沉积岩及矿物岩石标志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热水沉积物不同于普通沉积物 ,主要与热水流体类型有关。文中把热水流体划分为中高温热水流体与中低温热水流体。中高温热水沉积岩包括钾长石岩、硅质岩、电气石岩、钠长石岩、萤石岩 ;中低温热水沉积岩包括碳酸盐、硫酸盐等岩石。钾长石岩是文中确定的一种标准高温热水沉积岩 ,热水沉积钾长石以冰长石和钡长石为主 ;热水沉积碳酸盐矿物一般为铁、镁、锰、钙碳酸盐 ,碳酸盐的形成与CO2 和H2 O的不混溶温度有关 ,一般在不混溶温度 ,即 2 66℃以下生成 ,或在海水补偿线以上形成。热水沉积岩中有热水交代蚀变岩夹层 ,尤其是在高温热水活动区 ,可以交代泥质、钙泥质沉积物形成热水交代沉积岩 ,包括方柱石黑云母岩、透辉石透闪石岩、夕卡岩、绿泥石岩等。根据对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研究 ,热水交代透辉石透闪石岩的稀土总量较低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正Eu异常  相似文献   
997.
结合研究实例,提出了根据成因地层学分析的储层地层单元分级以及充分认识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同时,依据钻井、测井资料,以环境水动力条件变化为基础总结出稳定型、分叉型、尖灭型、稳定 叠置型、叠置分叉型、叠置尖灭型等6种小层稳定性类型。  相似文献   
998.
袁静  王乾泽 《矿物岩石》2001,21(1):43-4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999.
A two‐dimensional simulation model of travel distances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in a gravel‐bed river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a number of rules, which include particle size, entrainment, trajectory, distance of movement and entrapment. Particle interactions are controlled by resistance fields defined about each obstacle and critical elevation defined in the model. Resistance fields, particle dropping and critical elevation rules control particle interactions. The interaction rules cause the particles to develop pebble clusters, stone cells and transverse structures (transverse ribs). The simulated travel distances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are consistent with reported field results. Individual particle travel distances were simulated using two different models; one withou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articles and the stationary bed and one with interactions. The case without interactions demonstrates the random nature of sediment transport, and narrow ranges of travel distances. Wider ranges of travel distances, similar to those for natural situa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cases with interactions. The more inten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bile stones and the stationary ones, the wider the range of distances of travel for a given particle size. Modelling the mean travel distance yielded a result similar to that published previously, which was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Well developed bed‐surface structures were obtained for relatively poorly sorted sediment with intens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cles. Transverse structures developed when relatively large particles were allowed to move.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地下水化学动力学基本理论在矿井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峪煤矿水化学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运用地下水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西峪煤矿奥陶系峰峰组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定量评价,从而划分出了含水层的强、弱径流带,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